另外,老规矩,我们精心做的第6期相关独家数据还在文末。大家有想看的数据也可在文末留言,我们会筛选出关注较多的数据在下一期呈现。
主持人 :每逢全球重大体育活动,这大A都会保持本色,向某个不可描述的方向运行,泛舟是否也已经习惯了?
郭云鹤(1913—1995),女,介休三佳村人。1938年参加革命。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新中国成立前,历任区妇救会秘书,区工、农、青、妇联合会主席,介休难民站站长。新中国成立初期任介休县妇联主席,1952年当选为全省第一位女副县长,1955年任介休县县长。
郭云鹤
倥偬战争岁月
郭云鹤上学时就在《介民自治周刊》和当时革命风暴的影响下,对共产主义有了一些感性认识,并参加了学校里由地下党领导的妇女协会,多次组织、参加罢课和游行活动。1936年西安事变后,日军加紧侵华,郭云鹤夫妇先后失业。丈夫率先报考祁县国民兵军官学校,结业后分配到山西青年抗战决死第二纵队,开赴抗日前线。丈夫的抗日行动也影响着郭云鹤,1938年7月,她安顿好家人的生活,参加中共介休县委在根据地后崖头村举办的军政民干部训练班,并加入介休县牺牲救国同盟会。
1939年,她调到介休县第三区牺盟会工作,任三区妇女救国会秘书,郭云鹤工作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,又拖儿带女,很不方便。她忍痛割爱,走一处,把孩子们“寄存”一处,有时一存就是十天半月。孩子们成年后讲,就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认过多少“爸爸”“妈妈”“爷爷”“奶奶”。这一年,郭云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1948 年,介休城解放,郭云鹤随介休党政机关从山区根据地迁回介休城,投入新中国建设事业。
1948年7月,介休解放时县委领导班子成员,后排左一县委委员郭云鹤
人民好公仆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郭云鹤任介休县妇女委员会书记、介休县妇联主席。1952年任介休县副县长,是全省第一位女副县长。1955年任介休县县长。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中,她保持战争年代艰苦奋斗、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传统、好作风,深入调查研究,艰苦创业,用党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服务于介休人民,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中做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。
拆换衙门, 使“人民政府人民进”的说法得以兑现,树立了人民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;改修马路,让介休凹凸不平的路面宽敞平整;引线接电,结束了介休豆油灯、煤油灯的时代,让人民开启了有电用的新生活。在她任县长期间,1956年10月,介休县建起了有线广播站。县政府统一解决电线和广播盒,使全县 80%的农村都响起了喇叭声。
20世纪六七十年代,介休县人民广播站播音员
20世纪六七十年代,介休县人民广播站编播人员
与此同时,郭云鹤还高度重视渠系建设,抓紧整顿水管工作,全县发展水田20多万亩。她还重视改造土地,先后有几十个村庄的盐碱地改为良田,由水利发展带动植树造林,兴建了北盐场和城北的苗圃、果园等。1958 年,介休县被评为山西省先进县,郭云鹤代表县委、县政府出席了山西省和中央农业先进代表大会,受到毛主席、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。
深入群众、密切联系群众是郭云鹤一贯的作风。在任介休县县长期间,她走遍全县 250多个村庄。走到哪里,群众就围到哪里,哪里发生纠纷,她都尽力解决,干部群众都说她当官不像官,是人民的贴心人。
郭云鹤热情随和,她忘我工作,却在工作间隙经常关心周围同志尤其是下属生活。她会用自己节省的钱帮助生活困难的同事。对于烈士子女,她更有一种母亲的关爱。1962年,郭云鹤在孝义任副县长,听说烈士子弟魏思荣在母亲改嫁后生活无着落,便与民政局联系,在经济上给予救济。思荣大一点后,郭云鹤又让劳动局安排他到拖拉机站当工人,魏思荣结婚后,她还一直关心他的家庭生活。
1963年的一天,一位左手残疾的小伙子叩响了郭云鹤的办公室。原来,他的父亲是牺盟会决死队的队员,在他出生 20天后就被阎军杀害了。他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,高考落榜后回到农村,因手残疾,不能劳动,生活越发艰难。他听说郭云鹤县长平易近人又秉公办事,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找她。郭云鹤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,这个小伙子有文化,表达清晰,她与教育局联系,安排他当教员。
郭云鹤对烈士子女如此,她自己的孩子却无暇照顾,丈夫去世后,孩子们随她长期居住在政府宿舍,吃政府食堂,但每月都在工资中扣除房费、水费、伙食费。逢年过节,她自费买点水果、酒水感谢通讯员、食堂的师傅对自己全家的照顾。
1995 年12月27日,郭云鹤在太原病故,享年82岁,整理她衣物时,发现一件打了七八个补丁的衬裤。
来源:介休发布有实力的股票杠杆平台
魏思荣介休县郭云鹤介休县妇联介休发布于:北京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老牌配资平台论坛_专业股票配资论坛_专业配资炒股网站观点